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发现最早的镣珊瑚化石
[知识] 时间:2025-04-09 08:13:16 来源:好戏连台网 作者:热点 点击:135次

陕西省铜川市桃曲坡剖面中已知最早的镣珊瑚Catenipora tongchuanensis

中国晚奥陶世镣珊瑚的形态测量学分析—多维尺度分析比较不同块体的镣珊瑚分子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发育保存较好的晚奥陶世生物礁,是盆地研究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的经典区域。镣珊瑚是南缘构成生物礁的重要分子,它由许多横切面呈椭圆形、发现圆形或其他形状的最早个体组成独特的链状排列,是珊瑚全球广泛分布的代表性横板珊瑚。
近日,化石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梁昆博士与加拿大、多斯的镣韩国珊瑚化石专家合作,盆地在我国鄂尔多斯盆地南缘的南缘桃曲坡剖面泾河组中部(桑比阶)发现了已知最早的镣珊瑚化石并命名为“Catenipora tongchuanensis”,该新种的发现主要特征是长而蜿蜒的链,且链与链之间的最早连接处极少,代表了镣珊瑚属早期演化形态特征。珊瑚
同时,化石本项研究开展了早期镣珊瑚的多斯的镣形态测量学分析,在鄂尔多斯南缘的铁瓦殿剖面背锅山组(凯迪阶)识别出四个镣珊瑚分子,其中包含两个新种“Catenipora jingyangensis”与“Catenipora tiewadianensis”。通过与周边块体的分子比较,发现华北地台的镣珊瑚拥有最高的形态多样性,且与北祁连块体拥有较多的共同分子,揭示了这两个块体在奥陶纪存在较为紧密的古地理联系。而凯迪期东准噶尔、蒙古、华南、波罗的海地区等块体中发育具有独特形态的镣珊瑚则揭示了该属可能为复系类群。
相关文章已经在国际古生物学期刊Papers in Palaeontology在线发表,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研究基金的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Liang, K., Elias, R.J., Lee, D.-J. 2018. The early record of halysitid tabulate corals, and morphometrics of Catenipora from the Ordovician of north-central China. Papers in Palaeontology.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 严厉把控 朵约茶叶做高品质好茶
- 艾克公司退出第119届春天广交会
- 规上工业企业下场单:前两个月超九成行业盈利,高端制作业利润增近59倍
- “史上最强版”强人新政宣告 镇江真金白银揽凤入巢
- 2021年「年度亲选」POY奖与破费者互联,助力企业不断睁开立异
- 趁势而为,睿丁英语真挚热邀加盟中!
- 猪肉价钱跌到10元+区间! 不断负削减的CPI是否会不断上行?
- 专访天下人大代表陆东福:“十四五”时期铁路在建、已经批名目规模达3.19万亿元
- 番禺区剑桥郡加拿达外国语学校匠心教研
- 以技术赢市场 高能激光切割机更具相助力
- “史上最强版”强人新政宣告 镇江真金白银揽凤入巢
- 夏日风,欧菲儿OFir把漂亮的颜色,吹入你眼中
- 超浓情炎火比翼翅的做法
- 童装匆匆销的好措施你知多少多?